Skip to content

2021 09 01 W13 SW1

1485 字

训练目的

技术训练,专注动作练习。

哪些做的对 哪些不足 从中领悟到了什么 有什么需要改进

昨天在扫国峰教练早期学游泳的训练日志时,发现一段关于打水的心得,非常的关键。对于自由式打腿,我自感时练到有些疲倦,每次吃课表的400m打水非常枯燥的,有时候非常想跳过,在看了下文之后,觉得打腿还有非常多可以精进的领域值得开发,就专注对打腿的知觉进行训练,教练的日志里是这样写的:

以髖關節為支點來打水(取代原本以大腿為支點),整條腿往下打與往上抬時都要使力,但使力要柔和均衡,不能破壞身體的平衡; 尤其是以臀大肌+臀中肌+闊筋膜張肌代替之前完全使用股四頭肌使力的方式,因為接近髖關節的這三處肌肉(臀大肌+臀中肌+闊筋膜張)是外展/內旋股骨與平衡骨盆的重要肌肉。

重點就是,打水不應再像以前那樣完全只用大腿出力(只使用股四頭肌),而大腿只是打水動作間傳輸力量的中介點,真正的發力點應該提到更上端的髖關節才對,而且不管是下壓和上抬都要以此為支點均衡的用力。

今天训练的时候非常跃跃欲试,早些时间练习打腿的时候,更关注的是大腿前侧肌肉发力;在今天训练的时候,根据上文的描述,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了髋关节为支点,做了非常明显的调整,接着进行打腿训练,似乎是有一些门道,但还没有抓的很明白,主要是对打腿的技术训练又有了新的开发方向,觉得还可以学不少东西,厌倦感顿时消失殆尽。

第二段训练日志里的描述对我就更受用了:

上岸沖完澡後,遇到大胖教練,他是非常有教學經驗的游泳教練,他指出我泳姿上的缺失:

其一是抬臂入水後,手臂過度用力前伸,沒有達到放鬆的效果。前伸是必要的,因為可以抓到更多的水,但過度用力的話就會消耗體力,而且造成身體在水裡失去平衡,「重點是在肩膀流暢的滾轉與有效的推水動作」,大胖教練說。

把精神放在滾轉的順暢度與推水的有效性上比想要抓更多的水來得重要,「記住!手臂前伸時是放鬆!」沒錯,我的確忽略了「放鬆」的重要性,還有「放鬆」與「用力」之間的流暢度,就像跑步把腳跨出去時,就像在鐵馬上把踏板拉起來時,分別都是讓股四頭肌放鬆,以讓下一次準備「用力」的肌肉纖維能保持新鮮。

大胖教練所指出的第二個問題是:

游泳的重心應擺在胸/背之間,而非在腰/腹之間。「重心擺在前面,滾轉時身體不易扭動,下半身也會跟著上抬」,教練說我游泳時的重心在肚子,所以滾轉時從腰部以上都在滾轉,造成身體的不平衡。所謂的「滾轉」,應該只有滾「肩」而已!「要順暢的滾肩!」

我在50M全速的时候,左手臂向前伸的情况非常明显,导致的问题就是肌肉非常紧绷,在紧绷状态下去抓水,然后推水,最后紧张到提臂也非常紧,代价就是左手肩膀有时候会轻度的疼痛,这个问题在左手是非常明显,意识到这个问题应该是前两三次的训练。自己的对策:

  • 抓水不用伸那么前,这还取决于肩关节的灵活度,我等互联网行业的员工,长期伏案工作,肩关节灵活度只差,远超自己的认识,所以不用去刻意伸展的太前,到位了就放松肌肉,注重身体的平衡状态。
  • 推水的时候也不是全程推水,而是更具有爆发性的一掌,然后放松。
  • 提臂出水时也是保障手臂的轻松,避免“苦大仇深”的用力提臂。
  • 游泳重心在胸/背之间,当全速游的时候体验非常明显,但这一块还没有把握到。悟出这块东西,也是在RQ的力量训练课程,教练说的关节活动假说中。在此之前,我只知道训练需要核心抗旋转,这块我做到了,但水里时很别扭,因为先前没有想过“肩膀可以转,也需要转”,所以游泳时感觉自己像条圆木一样在水里,不转就不会快,转起来就全身转;当下开始陆续想明白,剩下的就是通过训练来开发出好的泳姿了。

越“尊重”这个训练或者比赛,你的训练效果和集中状态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