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课表
训练目的
有氧间歇8分钟,一共9组。
影响因素
- 家庭因素 没有异常。
- 工作因素 没有异常。
- 环境因素 夜里有降雨,早晨海边比较潮湿,之后日出,环境有些潮和闷。
- 睡眠因素 详见TP数据。
- 身体疲劳 详见TP数据 。
哪些做的对 哪些不足 从中领悟到了什么 有什么需要改进
起床时间还比较符合预期,受天气影响,路面比较湿,空气也比较潮,稍微运动开,衣服就湿了贴身,还好今天不是穿全棉的衣服训练。
根据课表,10分钟热身,跑出一段距离后,开始9组8分钟的厦大<->小白楼往返跑,结束时刚好回到小白楼附近。
配速区间应该是没有压力,可以hold得住的,我在训练时主要专注于身体前倾和脚下的拉起,状态差不多一直维持到第五组,都比较稳定。
第六组开始,太阳出来后气温上升,训练环境就变的湿热了,心理状态开始出现一些动摇的迹象,跑的时候开始会考虑第7、8、9组训练时怎么办,会开始多次看表,看还剩下多少时间。及时进行心态调整,把自己关注点拉回当下(be present),聚焦在前倾和脚下的感觉上。
第八组的时候,心态比较微妙,感觉是随时会崩掉,利用休息时间做自我调整:“我缺的东西是不是就是这个?这就是这次训练中发现的需要跨越的挑战,除了身体,还有心智需要磨练,不一定是要突破,只要能hold住,持续到结束就行”。
在1分30秒内休息以及调整心态,虽然我还没有达到几位教练描述的行云流水境界,但至少现在能做到心平静气,把水端平不洒出来(就和拓海送练车摆一杯水不要洒出来一样)的完成训练。
第8、9组的训练,感觉后半程有点跨,跑姿可能有垮掉,具体表现为上半身左右手摆臂的时候从前后摆变成左右摆了好几下,发现出现问题时,及时做调整和适应,完成训练。
焦虑可能来源于 “担心会脱水,降低表现,希望补充水分” 和 “是不是快到点要去公司了”,今天本来是有带水的,出发时看了下天气,以为用不上,在训练准备时留在小白楼了。
比较好的感受是,对这个训练区间的配速拿捏越来越有经验,一开始跑表会告警几次,之后就上来了,可能是GPS计算配速的延时导致,自己出发时的前倾和配速应该是5分30左右,没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