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做的对的:
这是为第一次参加铁三70.3而准备的第一次近3小时的跑步训练课程。头一次跑这样的课表,一开始还是挺紧张的。
根据预期的配速进行训练,前一组训练过程中持续的检查确认意识与潜意识的配合状态和健康情况,没有特别的异常,在第一组结束,第二组返程时,开始会觉得体能有些下降,50分钟过去内由于还有遇到不少上下坡,配速起伏会比较明显,但总体跑步的感受还是良性的,整个过程没有觉得痛苦和折磨。在携带的饮用水耗尽后找了周边的小卖店进行补给,可能耽搁了3-4分钟。
刚好实践昨天和国峰教练交流的跑者如何练心里面的内容。**不要老想着用毅力来解决问题,在跑步的过程中持续关注每一步的落下、拉起和整体的前倾情况,在体能下降的情况下,保持技术的稳定,减小不必要的力量开销,保持跑步效率。**整个人跑到20公里的时候都没有特别痛苦的感受和反应。
当天的天气还是非常不错的,有半个月亮陪着我完成整个训练,是一次非常好的体验。
线路设定是从环岛路会展中心跑到厦大演武大桥,然后返程。实际完成情况是距离演武大桥还剩下可能500米左右,就开始返程,基本有达到预期估算。途径曾厝安等假期游客特别多的景点,在景点处有停下来避让游客和车辆,也被远光灯照的非常不高兴。还好出门装备齐全,墨镜帽子什么都装备着,虽然被灯照的时候很想比中指,但还是控制住情绪了(你的问题可能是别人的解决方案)。
在最后10分钟的时候开始进入峰值体验,具体的描述如下:前面的2小时10分内,对自己与跑步的隐喻依旧是大象和骑象人,在训练过程中,不断暗示、安抚和激励大象,让大象去努力前进。最后10分钟左右突然有了一个不一样的想法。
自己体内的这个“大象”其实并非“大象”,而是“独角兽”,一时间的顿悟,就犹如瞥见真理的一斑一样,当时的自我(ego)直接就消失不见了,发现“大象”真的变身成“独角兽”,之前那种笨重的往前跑的感觉完全消失,整个身体完全走出了“自我控制”。具体表现为开始前倾加速,心率和呼吸也没有混乱或过快,然后全身鸡皮疙瘩都出来了,有点脑内打冷战的感觉,异常的兴奋和愉悦,远超这辈子所体验到的包括生理上的快感,而且是不间断的袭来,一边跑一边打冷战,持续了应该有10多分钟,感觉出汗都几乎停止了。有点进入Flow的那种整个身体被带着往前冲的感觉,势不可挡,主意识保持清醒,但完全让位给了潜意识(“独角兽”),只负责觉察当下,同时不断给予潜意识积极的反馈保持这种流态的持续。
用比较中二的语言来描述,就像过往游戏、漫画、电影、小说里描述的那种,突然限制解除,突破自我,产生的无可比拟的力量爆发出来,而且还有BGM在播放,觉得当下非常接近第一性原理里面的那个真,和“道”。
训练课程结束后,缓慢放松,恢复正常状态,整个人当时的心情应该不是喜悦,而是感激,有点觉得自己何德何能,居然能跑到这样的体验,需要感谢所有启蒙、帮助、点燃和支持我的人们。
哪些不对:
- 一开始其实还是挺有压力的,前一天撸完4个半小时台子,加上晚上上课,还有和国峰老师交流到11点左右,又比较兴奋,睡太晚,睡眠时间不足,第二天其实不是很想跑。
- 在70分钟左右携带的饮用水耗尽,停下来买水并装满水壶,话费了比较多时间,可能有3分钟吧,在实际比赛时,要考虑看看有没有类似“空中加油”的执行方法。
从中领悟到了什么:
因为相信,所以能够看见。不要只局限于板面上的数据和要求,实际上在投入训练,尊重每个训练和比赛时,训练和比赛也会给予你正面的反馈与激励。就如同白天看不见星星,不是因为星星不在发光,而是因为太阳离得比你更近而已。
有什么需要改进:
- 可能在补给上要有更好的策略,类似“空中加油”,停下来支付买水,然后把水倒进罐子里,其实还是很麻烦的。
- 力量不足,今年在力量训练上的投入太少,以至于回报可能不高,但完赛应该没问题了,等比赛后复盘,再梳理明年的计划吧。
- 休息和睡眠,跑完一次半马体验,特别的兴奋,到了凌晨3点多才开始犯困,才慢慢睡下去。冥想根基还不够,依旧是通过刻意练习去提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