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月度汇报的分析,能感受的两类人,『屡败屡战』与『屡战屡败』的差别。
屡败屡战的人,在面对问题和困难的时候,依旧在尝试各种可以达成目标的解决方案,在面对几乎不可能达成的问题时,仍全情投入去解决问题。问题不一定能够100%完成,但完成度能够达到7、8成以上,也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成果。能感受到童磊、万平在这个方面非常强的能量。
『这不是我们无能,是共军太狡猾!』屡战屡败的人比较明显归因于外。在外部因素持续变差的情况下,要如何突破封锁,出奇制胜,目前我的感受是发行中心很像红军长征过草地时被国军追着轰炸的情况,背着的东西太多,舍不得丢,还是很犹豫。美宣中台的弹药供给不上,投放素材打不起来,焦虑层层传递到其他团队,然后开始加工具,上维度,本质上是带头的能不能打,敢不敢打,敢不敢说不要?
周五和热云交流给我的启发是『我们是不是更愿意保持现状,不接受更通用的认知,而在自己已有认知上去加码,而不是换一种认知去做事,做出另外一条路?』 交流时听这样一件事:『雷霆他们一开始也是用热云,后来决定自己开发一个,然后组建了一个30多人的团队做了半年,一边复制一边开发,开发到现在身陷泥潭。』
到这里大概知道是谁的风格,因为令当下效能中心开发压力身陷泥潭的也是同样的策略,现在效能团队要变革,核心业务要巩固,既不能走同样的老路,也不能过于激进的抛弃一切,要为了活下去与发行团队共创更合适的路径。
『蠢人大放厥词,懦夫沉默不语,智者静静倾听。』
我是哪一个?我目前的感觉是在蠢人与懦夫之间摆荡。
蠢的地方在于,我经常过于乐观的估计自己要做的事的难度,说到兴致的时候就特别嗨,没兴趣的时候沉默不语,或者再次进入蠢人模式。至于懦夫,在做超出舒适区事情时,没有真正把真正要的结果拿回来,这样就很糟糕,长此以往会构建出没有结果的惯性。
沉默不语在于,很多事情我是可以自主的,但我错过了,错失了自己可以决策的事,在这样的状态中,经常会出现『我以为我说的很清楚,只是对方不接受』局面,表达特别绕,是这样的体现之一。
静静倾听,首先静下来才可能打开倾听的通路,现在通路被切断了。
两周持续与教练对话,对自己的训练和冥想记录拆解,先有个结论『自己宁静的能力消失殆尽,心中早已不是波澜不惊的状态。』
- 杂念多而且活跃,以至于很久没有进入心流,一举一动都被噪声包围。
- 多余的动作,无论是动作还是思考上,为完美而做多余发力,动作僵硬和强行清理杂念。
- 违反训练原则的持续、周期、节奏要素,效果甚微。
静下来和慢下来是我当前需要重新修回来的能力,是『动中觉察』而不是『打坐觉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