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2019年 IT、运维与项目管理年终述职报告所用的讲稿,避免在讲解时卡壳,预先写好要介绍的内容,多看多记忆。避免在述职的时候翻车。
一、IT 运维团队 年度工作产出
1. 完善信息通信蓝图
2017年之前,每个系统的功能单一,信息流比较简单,各个系统各干各的,所谓各司其职,事实上是存在问题的。
2017年开始,新信息通信构想蓝图初现,基于ChatOps的理论和实践框架,引入企业内部的Mattermost,目的在于摆脱第三方工具(比如钉钉之流对生活的严重干扰,以及对第三方定制开发的严格限制)。
经过2年的发展,2019年,已经逐渐接近完成形态。
我们开始能够看到公司内的信息流向,以及基于流向,开始出现的自动化。实现步骤:
- 创建项目与团队的专属渠道
- 使用消息传递平台举行讨论
- 创建“吹水”的频道
- 尽可能多地自动执行任务
- 链接到适当的应用程序和工具
2017 v.s. 2019
完成所有这些布局的办法——从小做起,持续迭代。
2.打通研发的筋脉:
- 版本自动化构建
- 版本发布
- 资源更新
- JIRA通知
- 告警通知
- 机器人催单
距连接所有的开发者又更近一步。其中,起到放大价值作用的有:
- 催单机器人 催单机器人是P22团队开发实现的功能,运维将其扩大到P31、P18项目中。
- 提醒机器人 提醒机器人已经在各个项目组中广泛应用,实现定期提醒通知。
- 开发人员接口 提供开发人员 Mattermost的API接口,赋能开发人员,让更多的想法落地。
- 开放运维监控告警系统 让所有告警信息也同步到开发人员,提高全队信息周知的透明度。
3.实现中的功能,让开发人员更接近数据
基于grafana的日志实时分析(研发向)。通过阿里云服务和运维日志分析系统,为研发提供来自游戏日志第一手的数据展示。
4.开发团队支持
- P31 自动打包、分发、监控和日志事实分析
- P29 自动编译、部署、告警
- P22 催单机器人
5.下线业务
- 代码审查平台,Sonarqube 总体设计思路不对,不是工具不行,是没有找到需求点
- K8s系统 学习了技术原理,暂时没有应用场景
二、工作突破
上线新业务
- 异地容灾 AWS宁夏地区的家底备份。实现了厦门团队代码、美术资源的异地容灾
- 海外运营 阿里云东京和AWS美国东海岸,完成了海外运营的基础设施技术积累
- 函数计算 按调用次数计费的数据采集功能,实现了每日考勤解锁电脑,锁定电脑等按次统计,按次计费功能。掌握了基础技术,运维的资源调动能力从分子级别提升到原子级别
- 内容过滤和内容安全 以及AI识别技术的掌握
- 国家互联网安全网络等级保护 二级、三级评定 重构运营平台、财务系统安全结构
重构IT、运维网络安全建设思路
- 世间万物,有始有终
- Everything fails all the time -Werner Vogels
- 主动失效,主动防御
- 主动自我破坏,主动修复
数据展示
- 累计修复漏洞1,869个
- 管理维护资产管理303台
- 每月应对86,000次攻击
- 每天应对WEB攻击 1,720次
- 2019年受DDos攻击造成影响 1次,持续2周
新蓝图,下一代开发环境设计方案
- 构建一个更适合开发人员创新、协作、激发创造力和保持的专属生态圈
- 一开始肯定是从无到有,需要有开发团队不间断的投入精力进行开发建设
- 安全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特性
云服务开销账单
阿里云的月度开销比较稳定的爬升。
日常事务处理
吞吐量: 100单/周 处理周期稳定,但总能找到重点并推进。
二、团队建设与管理
2019年职级晋升
- T3 1名,塔哥
- T4 1名,老刘
人才培养
基础思路,两个点:
- 管理者“三问”
(1)你的团队,每个人的梦想是什么?
(2)为帮助他实现梦想,我作为领导者可以做点什么?
(3)我们在一起的理想是什么?
- 学习是伴随我们一生的、帮助我们了解最新情况的过程。最紧迫的任务是教会人们学习的方法。 ——彼得·德鲁克
运维团队陪伴企业成长了近10年,人员变动比较少,我曾经一直很担心,担心团队老龄化,但究竟什么是老?大家各个都正直壮年,到底哪里老了?
原来担心内心老了,思维模式过时,固守成规然后被大自然淘汰。那就问题简单了,更换思维模式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远比让肉体变年轻来的容易和稍微轻松点。
利用混沌大学的课程,更换系统,每周一节课。周会+学习+课后的刻意练习。思想变化了,行动自然也会有变化。即使想法很蹩脚,也必须练。练习就会有效果。
团队的工作精神面貌
理性分析、总结与回顾,AAR事件后回顾机制引入,科学方法提升总结回顾质量。
团队的文化构建
- 核心思路 长期愿景或方向有助于我们集中思想和行动,因为如果没有愿景或方向,各种建议在接受评估时将是各自独立的,而不是作为整体努力的一部分。
今年完善了企业文化,团队指北针、团队愿景、使命的讨论与设定,完成了基础目标以及行动纲领设定。
运维团队的进步
运维团队完成本职工作并从思维层面进行更新,利用新的思维方式,完成自我思想的重构。
- 新陈代谢,自我毁灭,自我重生,对抗熵增
- 赋能,跨越多个系统,放大他人价值
为什么运维要提供可信赖的技术服务?
- 平台类型的组织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创造价值,或者创造很少量的价值。
- 平台属性的运维部,只有在合作伙伴的价值被放大之后,自身价值才会有所提升。
- 简单来说就是不创造价值,只放大价值的平台具有的局限性,运维团队都有。
只有代码为人、运维为人(Code For People),让用户放心用上运维创造的产品,才能创造更有意义的价值,以此提升运维的品牌价值。
技术人员的宝典里有一本《大教堂与集市》,我们这里以巴黎圣母院为例,历史860年的巴黎圣母院,保养的非常好,可惜一次大火,就烧的面目全非。运维团队伴随公司发展也有近10年,其实大家担心的东西有不少,不只是人员,还有架构和系统的可用性。
而伊势神宫是个非常有意思的神宫,距今1400年历史。这个神宫每20年宫一次,所有神器法宝神像,都搬到新宫殿里,旧的放把火烧掉。接着再旧址上一模一样的再建一个新宫殿,接着20年后再执行相同的操作。常破常立,常毁常新。
失败,被烧变成了常态,反而古迹的反脆弱能力得到了提升。运维部今年借鉴了这样的思路,能更新迭代,就不断更新迭代,能自我涅槃,那就涅槃重生。
三、2020年度工作计划
1.重做
- 校准指北针,看看北极星的位置有没有变化
- 追问与反思运维团队的愿景、使命、价值观是什么
- 梳理运维团队的行动纲领(交战规则是什么)
- 思考运维的品牌是什么,并尝试打造品牌
2.业务复盘
- 什么是我们不做的,我们有做些什么,才能不用再去做这些事情,为什么?
- 什么是我们要毫不犹豫放弃的,为什么?
- 什么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为什么?
- 为了摆脱价值放大型组织的宿命,我们要做什么创新?
- 我们是否理清楚合作伙伴的目标,如果没有,那要怎么办?
关键动作是——拆解单一要素,单一要素的重新组合排列,单一要素最大化。
3.继续拼图
- MM蓝图的完成。
- 新一代开发网络蓝图的实施。
- 赋能 更专注、更有助于开发者的服务环境、资源、技术和支持。
四、项目管理与辅导2019年度工作总结
01. 年度工作产出
P31 项目管理核心成员培训
底层逻辑:项目管理和领导力祛魅。
病毒很忙
“在一个组织里,如果能够鼓励每个成员去寻找自己的使命,个体使命与组织使命同频共振,就是涌现。”
因为精力有限,所以选择了最高效的方法,找到愿意变化的团队,接触团队,找到团队的目标,也就是改变的契机,通过陪伴,学习,辅导和练习,构建管理,输入需要团队接收的原理,信息(DNA、RNA),让团队自己去复制和扩散,最终成为团队自己基因库里的一部分,活在团队的心中。
敏捷实践
当个花农
辅导者心态,有园艺者精神,有时候收成不好,没关系,等待下一季的成长。
- P31团队辅导166小时。
- 项目管理部事务整理60小时。
底层逻辑
- 改变的意愿和承诺 commitment 没有这一项,其他都是白搭
- 陪伴 be there
- 训练 training
- 引导 mentoring
- 辅导 coaching
学习是伴随我们一生的、帮助我们了解最新情况的过程。最紧迫的任务是教会人们学习的方法。 ——彼得·德鲁克
在你成为领导以前,成功只同自己的成长有关。当你成为领导后,成功都同别人的成长有关。 你必须提供指导——引导、批评和帮助属下,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winning》 杰克·韦尔奇
02.团队建设与管理
做的好的 vs.待改进的
团队愿望与项目愿望
团队成员的光明面
时间有限,只看第四点,第四点是别人的光明面和潜能,激发出对方的潜能,是教练的职责。
03.2020年度工作计划
五、个人成长
今年的关键字:
- 绝望又自信
- 孤独却坚定
备受激励和引导的一年,找到自己的定位,明确了指北针。
3月开始进行铁人三项训练,为期23周,同时参加了跑步教练LV2课程。认识了尼古拉斯·罗曼诺夫博士和徐国峰教练,在人生中第一次看到发光的人,倍受激励。
在教练的辅导下自废功体:
- 重学跑步
- 重学训练
- 重学辅导
- 重学游泳
然后开始持续啃书,开始陆续能看到一些事出同源的大道理。
6月份参加了李善友教授的混沌大学年中大课,又看见了光!代价是(世界观)价值观崩溃了,彻底崩盘。差不多有两周没办法睡觉,合上眼全是思维的重整,旧思维模式被一个灭霸(李教授)响指摧毁的一点都不剩,新思维还在重建。
书单崩坏,看不进去。在人面前说不出话,在P31那里也很难辅导,整个人就是崩掉的状态。直到7月下旬,脑子开始清醒,原来我就是个SB,回顾了2008年到现在自己的日志,所有感悟,所有理论,别人在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之前就写出来了。
得到了这些道理之后,突然又迷茫了,那我的使命是什么?我的存在有什么意义?
但铁三训练还的练。
手头也没什么更多的资源,只好翻旧帐, 吉林大学 计算机 科学 与技术
从业10年,计算机、科学 技术、都已经领悟到了。就剩吉林大学四个字还没有用过。然后回头狂奔12年,把孙正聿教授的《哲学导论》拿出来啃,谁会知道当年在大一狂喷的啥屁用没有的哲学,会成为今天的救命稻草。
在哲学大门口徘徊了2个月,有所领悟,开始上路。
接下来的两个月 重构人生指北针。我选择相信,这些应该是我愿意用仆从型领导者和教练型领导者模型的原因,这是我的使命:
- 相信艰苦的训练,是为了比赛日那天能和一样和我一起不妥协的铁人们相见
- 选择继续辅导团队,教育团队,即使钱我给不了你们太多,但在这个很操蛋世界,可以通过辅导,教大家学会幸福的方法,我能给的都给
完赛后的复盘:
- 2019 11 16 2019 厦门 Ironman 70.3 日志
- 2019 11 14 目训练标设定 “See You at the Finish Line”
- 2019 11 13 2019 厦门 Ironman 70.3 赛事后三天回顾 END
- 2019 11 13 2019 厦门 Ironman 70.3 赛事后花絮
- 2019 11 09 2019 厦门 Ironman 70.3 赛事前一周记录
- 2019 11 10 2019 厦门 Ironman 70.3 赛事记录
绝望怎么办?走向成功的一个关键的心理秘诀是斯托克代尔悖论:坚持你一定会成功的信念,不论有多大困难。同时,要面对现实中最残忍的事实,无论它是什么。
我自己的感受是,绝望过几次,也就习惯了,习惯了从绝望中爬起来。
今年的推背感十足,无论是铁三训练,还是自己作为教练辅导团队。遇到了很多很厉害的人,自己也受到了非常大的启发甚至重构思维(洗脑)。
又领悟了一个道理,你既是领导者,同时又是追随者:
- 既是追随者,又是领导者 (Fellowship in Leadership)
- 以身作则 (Lead by example)
Everything will be OK.
Ju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