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感谢运维团队
首先感谢运维团队,我们部门人数不多,但有着8年的沉淀,不仅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事,还知道怎么把事情做对。
一般人眼中的运维:
- 服务器打补丁、更新,每次都要重启很折腾。
- 处理网络故障问题,每次都处理不好遭人嫌。
- 研发版本部署到服务器,每次维护都很战战兢兢。
- 写一些脚本小工具来提升效率,时不时写错。
- 7x24小时精神紧绷,时刻待命处理紧急故障。
但事实上,我们的运维遵循这样的框架,并且重视基础、技术和服务质量,虽然我们没有把用户体验天天挂在嘴边,但用户体验永远是我们放在顶部的追求目标:
感谢运维团队,我们这些年的沉淀,形成了完善、可靠并且经过实践论证的运维方案;我们团队经过磨合与优势互补形成了非常完善的运维体系,让我在6月份开始转移中心到项目时,确保运维业务的稳重有进,持续健康的增长。
与大家同在一个团队共事,是我的荣幸。
没有各位的协助,执教可能是一直停留在我梦中,然后到退休才开始着手的事。
感谢P31项目团队
我呢,有两个梦想:
- 开个男公关俱乐部,给女性带来爱与快乐。这是我大学时期看完《夜王》、《孃王》等漫画后觉得,可以实现的梦想,带大家登上**“银座の顶点”**。结果白马会所被查封,这个梦想在国内可能行不通,要实现的话,要做更深的积累和沉淀。
- 执教一个棒球队,带初高中的孩子们去打棒球。去看那些闪闪发光的青春,去看那些因为成功或失败留下的或欣喜或不甘的笑与泪。以及等我挂了的那天,会有很多叫我“老师”、“教练”的人来送别。
执教,当教练,也是机缘
- 自己在接受一整年的铁三训练指导,本身是受训者,完成爱好者到接受专业训练的业余好手转变,重学骑行、自由泳和跑步。
- 在学习跑步的时候,又恰好参加关于跑步教练的技术培训并通过认证,对教练技术和技巧有进一步的认识,虽然还不深,已经摸到基础框架。
- 同一时间和P31团队展开了关于敏捷项目开发与管理的磨合。
这一切巧合,让我逐渐摸清思路,对整个执教、项目管理和专业技能提升有了比较体系与框架的理解。
18年6月份,在和31团队的核心成员介绍关于敏捷的东西,自己那时候觉得以目前的知识储备,消耗个大半年,应该是没啥问题的。
在实际执教后,发现最大的挑战在于执教本身是需要技术(Tech)与技能(Skill),好的教练能够让受训者更快、更有效率和安全的进入状态,缩短达成目标的时间,同时保护受训者不受伤;在执教的同时完善受训者与自身的技术技能,共同进步。
如果你执教的团队没有成功,那么你作为教练也就不会成功,教练世界的规则就是这样。
感谢31团队的全体同学在项目推进期间的配合,大家共同的努力,我们已经把敏捷的初期框架搭建完成。
做的还不错
敏捷的初级阶段
产品积压表、故事会、冲刺计划会、冲刺、产品展示会、回顾会,反复的进行,这就是敏捷的最基本形态。敏捷也是入门容易,精通难的一项状态。
为什么不用框架、方法或者技术之类的词来描述敏捷?因为敏捷(Scrum)本身意味着“不需要外部干预的情况下,靠团队自身完成整个过程”。
再进一步说,理想情况下,教练是多余的;现实情况说,教练应该是个周期性的资源,一旦团队接近或达到理想模式,教练就应该收队去帮助另外的需要协助的团队。
敏捷是团队自组织的一种状态描述。
经典的故事是猪和鸡一起开饭店培根炒蛋,猪要两肋插刀,鸡只要贡献副产品。我们鼓励团队为培根炒蛋两肋插刀,献出心脏,而不是只提供鸡蛋。
上面的例子很经典,但不好和大家说明白。
我在酝酿的例子是咖啡和咖啡伴侣。
整个敏捷团队包括了产品负责人,敏捷负责人和开发团队,这三个角色都是咖啡豆。
发现了吗?团队里的其他人都是为了煮出咖啡而存在的。
只有教练才是咖啡伴侣。教练就是在咖啡上画个花或图案的存在。
做的不够好
一、名字记不住
我还是没有把团队的全部成员名字和脸对上对,这是我做的最不好的一点,2019年一定把大家名字全念对。
二、忽视了价值观
敏捷的价值观有 承诺 开放 专注 勇气 尊重。
一开始在和团队搭建框架的时候,没有留意这块内容。
价值观和企业文化一直是我比较忌讳谈的东西,不是说看不起这些内容,而是因为难度非常的高,运用错了会导致事倍功半,把自己玩到坑里,也把团队带到翻车。
感觉就像生产一架飞机,发现多余了5个零件,想不出是哪里漏的,但在飞行的过程中暂时没有遇到问题。
但也就是在年前的一件事情改变了我的认知。
有这么一件事,年前有项目组的人跑去和老板说事,说运营中心的激励和分配机制有问题,对研发不公平。之后就是一系列的沟通,碰撞。
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到底是哪个项目组的人去说。但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冲击,价值观和教练理念直接就崩溃了。应该有两个晚上没睡觉在被窝里发愁吧。
假设我们以最坏的恶意去猜测这件事的发展:
- 密薪制是我们公司的规定,谁打破了规定,为什么不追责?
- 敏捷价值观的全面践踏:
承诺利益分配的问题,是年初就定下来的,如果因为这次抱怨或者发泄,违背了年初的承诺,我应该会立马收拾行李结束教练生涯,安心做个修电脑修网络的运维。承诺是一切的一切。开放到现在这件事都没有公开来讨论,没什么好说的,我对信任的团队还是信任,不信任的仍然不信任。如果他们不愿意开放,我也不开放,合作的进化,一报还一报。专注我从来没想过出现项目组的人说运营的人如何分配有问题。我的天,没想到大家平时都在看着别人锅里的肉有多大啊?你们专注的不是自己的产品和成果么?勇气和开放一样,没有勇气的人,很难产生变革,如果不变革,一般会成为变革的障碍,我会不留余地的除掉障碍物。尊重运营和研发彼此尊重,不仅是尊重工作内容,还要尊重劳动成果。
研发Diss运营的事件让我纠结到不行,之后也是赶紧去查看和咨询了一些敏捷大佬。
一个国外大佬,敏捷教练,同时是名星战迷,他用比喻给我诠释“敏捷框架中价值观缺失”的问题:
欧比旺引导年轻的阿纳金走上绝地之路。驾驭一个喜欢寻求冒险的年轻人使得欧比旺变得既拥有年纪不相称的智慧,也变得惯于冷嘲热讽。欧比旺是尽职的老师,他意识到阿纳金的力量和弱点,并且努力象他的良师益友奎刚那样,充满耐心和谅解地向徒弟传授课业。
欧比旺错误地认为他自己是象可敬的尤达一样巧妙的导师,能够教好阿纳金。他将会承认自己错了。他的错误将会给银河系带来可怕的后果。阿纳金·天行者屈从于黑暗面的诱惑,以黑暗尊主——达斯·维德的身份出现,对绝地武士包括幼徒们进行了大量的屠杀致使只有少数人幸存。
如果没有把个人和团队引导到正确的价值观,那么ta可能站到原力的黑暗面。而且他身负你所传授的高超技艺与谋略,还比你年轻,你会为这个失败的学徒付出一辈子作为代价。
下一阶段计划
一、重拾价值观
《黑暗骑士》中的小丑设计了一个非常经典的桥段,也就是囚徒困境。
他把两伙人关在两艘船上,一艘是研发,一艘是运营,然后给他们两个起爆装置后告诉他们:“如果按了按钮,对方的船就会爆炸,如果不按按钮,12点的时候,他会把两艘船都炸飞”。
我一开始以为运营和研发应该都不会按,坚持到12点,生死相依,没想到研发一拿到起爆器就直接按下去。
也许是《高效能人事的七个习惯》引入太迟,其中有一点双赢讲师没有来得及解释说明。这里也不再展开,建议阅读《合作的进化》与《合作的复杂性》。
接下来一定会把价值观和信条,纳入培养团队和人才的必选项内。
二、平衡目标与资源
- 现实一点,有多少资源做多少事,未雨绸缪,从踏踏实实的积累开始构建团队。钓鱼之前要先建造一艘大船。
- 如果有机会,把落入原力的黑暗面的人,拉回光明。
- 进一步撕逼公司的利益分配问题,把这块东西从鸵鸟藏头状态,拉起来哪怕一点点也好。
三、具体训练目标
所有的训练目标,基于团队自身的意愿(还是那句话,变革的意愿如果来自团队,教练会不予余力的拉大家上新台阶)
- 故事评审会的技术、训练和实战,深入故事评审实践。解决大家觉得不爽,但还说不出哪里不爽的问题。
- 教学瀑布流软件开发相关的知识和工具。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知识?因为敏捷开发模式和传统开发模式的理念和工具不一样,需要有对比和交流,才可以让大家更透彻的明白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什么。两者没有好坏之分,但价值观和实操方式不一样。
遗留问题
如何看待 怀着善意做坏事和怀着恶意做好事?
愿那些优秀的教练指引我前进,指引我执教的团队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