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2017 如何打好逆风局

1201 字

名词解释

顺风逆风

最初从页游《信喵之野望》中听说。

玩家加入的大名如果处于优势时,就会叫顺风; 相反,处于劣势时就叫逆风。以往用来形容大名的战况,但日版最近不同路,不同天数也会有不同的"风向",所以会出现"上路逆风" “中路顺风"等讨论。

逆风天出战,非常容易出门遇玩家(而不是送分的NPC),运气不好的时候,上中下三路都是大神把门,出门60秒,残血回家,不敢开黑,只能刷些无关痛痒的资源,等着合战结束。

正文

每款游戏都是社会现实的一个缩影。人生中的顺逆风,从大学毕业后,大家应该多多少少的经历和感受过。已自己来说:

  • 2007-2008 大逆风 毕业第一年,三明电信,胸怀大志,无处施展,过着“记不住名字罚三杯”,酒后还要去加班的日子。

  • 2008-2011 两年顺风,一年大逆风 厦门吉比特,发展和职业身涯规划与平台限制,加上当时神仙打架,吃瓜群众被逼站队,各种遭殃,无心恋战。

  • 2011-至今 从吉比特出来后,修养了三个月,加入极致游戏。

    • 2011 顺风 百废待兴,从底层建设开始,从无到有的梳理IT、运维架构。
  • 2012-2015 顺逆参半 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并解决。各种潜在职业精神隐患,比如进入某些嘈杂的环境,会有手机铃声响起的幻听,夜里梦到值班手机响,醒来发现真的在响…也有手滑搞坏数据,操作失误害队友一起擦shi的各种故事,当然少量内部矛盾和阶级斗争有,但相对简单,直接翻脸说事最管用。

  • 2016 大逆风 端游在3月后,营收严重下滑,手游在6月之后才走入正轨。临近年底,其他项目还未发力。年终bonus缩水和隔壁公司A股上市的刺激,暗流涌动是大家心里都知道的。

我不喜欢打逆风局,从天性上来说,避开最坏的事情,比去面对最坏的事情要容易的多。

就如我不喜欢骑车爬山、不喜欢环岛路逆风破风一样。别人看到我在撸东坪山,就以为我爱爬山,但事实上,这是在为——当有一天不得不直面一座山,没法绕开,面临冲正脸的大风,无法避开时,只有正面迎战——这样的情景做应急和常规演练,整个过程,有关于功率、踏频、心率、呼吸、节奏和心态方面的精确传感数值与个人节奏调整。

2016年底,补全了关于数据分析方面的空缺,可以让数据驱动(Data-driven)的运营决策这一理念落地并实践。

2017年初,找到了提升运维效率的更优方案并加以实践,靠四名工程师+一名虚拟角色Ada(名字源于ingress中某虚拟角色)的运维实践。

2017,注定是要从逆风中突破的一年。可以说是顶着风爬山,充满挑战和风险。年会上的PPT,怎么说呢,一张大饼不一定能吃下来,但打个对折,有戏。

线上运营的几款游戏,能够稳定的贡献价值。车库内的几款游戏,也即将面对市场的考验。相信有关项目组在节后会有涅槃和重生。

总体来说,公司内也是各种小顺风逆风局,保持动态的平衡,会吃、会闹、会动就还是比较健康的。保持良好的心态,通过各种数据的监控来审视运营状况,并用技术和管理手段保证目标达成——把对的事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