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谢外婆在人生旅途结束前,教会了我一些关于人的一生的道理,慢慢来,活在当下,生机勃勃。
从业九年,每年一份总结,希望终能成册。家猫五毛也已经9岁,感谢五毛在这九年的陪伴,从一只小奶猫到现在,牙齿也磨光,掉了,断了,希望五毛还有更多的时间陪着我和家人继续旅途。
工作方面
今年是极致游戏云端漫步的第二年,也是去运维化的第二年。整个运维团队在事务处理的时间分配上有了一定变化,基础设施维护的耗时大幅缩短,整体工作量中的占比也持续降低。投入更多的时间在技术探索、试验与应用实践上,通过实践获得的新技能,更准确高效的反馈、回馈新方案以支持现有项目与运营支持部门。ITIL和DevOps实践,已经完成稳定与持续改善的闭环。
可以说今年在工作上,我对整个团队在技术积累、质量保证和突破创新的三个方面都是非常满意的,感谢大家的努力,才能交出这样一份可喜的成绩单。
个人方面
- 运动与健康 骑行3308公里,跑步距离232公里,体重67kg(与去年同期相比没有明显变化)。
- 构建与运营 teamtime技术咨询团队,完善和充实技术储备和代码仓库,为未来的一些实践更长远的储备。
- 阅读50本书 目标达成,并小额超出。
- 外文翻译 40篇,近70,000字(千字70元,也是苦力活啊),比去年少8篇,也是偷懒。
- 家庭方面 平平淡淡,没有太多的成果与突破。
- 收入方面 账面上略有提升,但意义不大。
####未来目标
- 提高收入 此目标优先级提升。
- 运动健康 骑行4500公里;跑步600公里; 游泳100公里。进军铁三项目。
- DNA 为自己和太太的DNA做一个备份,同时保障DNA的延续与进化。
关于公司现阶段问题的吐槽
重点来了,很多同学看我每年一喷,主要看的就是这块的内容。这回的章节会比较多,分模块来一块一块的讨论。
我们先看一版**技术雷达**。再根据技术雷达进行分章节的讨论。
总述
- 成熟技术稳定可靠 故障率低,Bug的定位与修复在可控时间和技术成本内。
- 新技术的引入欠缺 根据与去年技术雷达的比对,可以发现今年完全没有引入新技术,后文将分析具体原因。
- 稳重有退 期待爆发,不然可能就是俱乐部转会大爆发。
- 技术核心缺失 文档、编码规范、开发流程积累难以复用,测试技能鶸。技术总监一如既往的不着调。
技术缺口
也许有人会不解,为什么德文每年都会对着CTO喷,是想篡位但技术不够么?我可以很明白地说,没错,我天天都想着能做CTO,但没有敲开开发的大门,从技术上不能服众,就不要考虑CTO的位置,去别的地方混个CIO我还是很有信心的。
言归正传,这是一个很严肃的话题,每年针对CTO展开非常有针对性的质问,不为别的,主要为了打通205、204(运营同学在205,开发同学在204和成都)甚至成都的技术交流壁垒。可以不客气地说,如果研发项目组采用的技术或方案,运维部觉得没什么大问题,产品、平台、市场等相关部门就可以安心的去施展拳脚。
参照去年关于自主研发游戏引擎的吐槽。年会的结果,很失望,所以今年的炮火会更猛烈:
- 粗糙的PPT 内容欠缺技术核心的展示与探讨。
极致游戏走了6年,在自主研发的分布式引擎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现在这东西是否能用,没人敢说。 大家都在努力的用这个引擎,为的是什么?如果为的是努力把“这个分布式引擎可能是个失败产物”的结论错误盖下去,那百年企业就是扯淡的屁话! 针对这个问题,明察暗访,厦门的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对此的表态是,这东西他们不打算用,就算用,也不打算深度用,同时还在寻找新的替代数据库。现阶段成都代表的答复是——成熟度还不够完善,还需要有人花时间来堆。 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在未来的这些时间内,我们会有很多资源投入在这个泥潭里无法自拔?那这个说明书都没有的半成品,是否值得我们继续投入,还是评估现状之后设法拟定新的方案,为后期项目做接班。 需要一个人站出来,他肩负着CTO的使命和责任,解决公司的核心技术应用的战略决策。技术转管理的人,应该不忘初心,0就是0,1就是1,写错了的代码是绝对无法跑起来的。 厦门极致互动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为本,不是扯管理创业经验如何丰富,(遇到的几个京货,要么会扯,要么会哭),这样下去每年年会很难受。 “我面试了1500个人,管理经验很丰富”、“我要推行和实践敏捷开发,看你们都还用传统的瀑布式开发流程,开发节奏很慢很原始”,这类的言论很刺耳。 在听完项目组的称述之后,应该很明显的能感觉到,无论采用那种方法论和开发文化,所有的项目组在品控(测试?)这个环节出现了较大问题,无论是文档规范、工具支持、自动化能力和人员素质,这些应该是影响产品进度的大问题之一。 如何通过技术总监的角度来梳理各个项目,提高开发效率,进而获得敏捷的经验,同时在公司内更好的推行敏捷开发这一思想文化? CTO在年会上的发言,用通俗的说法:洋人传教士拿着圣经到了未开化的新大陆,要和野蛮人布道,告诉大家上帝如何美妙,最后因为语言不通被捉去煮了吃。当时我心里的想法是:这人是不是以为我们根本不会项目开发管理啊?
-
目标设定错误
-
技术核心问题很多,但没打算站出来解决。
-
研发流程短板明显,但没打算站出来解决。
-
亮点 解决之前自研引擎在内存、效率和稳定性上的问题。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未来产品的客户端表现,没问题。
2017年规划
运维平台的重构
- 统一开发语言和框架。
- 梳理功能后重构。
- 统一管理工具以及实践持续部署。
大数据工具引入与应用
- 配合平台、产品进行数据组的组建和催熟。
- 掌握工具后重构当前的日志数据处理流程。
- BI人员到位,数据挖掘的种子成功埋下,接着就是花时间让种子发芽开枝。
- OLAP、BigData、SteamCompute等领域探索今年正式开启。
- 数据挖掘成果的回馈,重点实现游戏行为日志对研发、产品的决策数据支持。
国际化运维探索
这块内容坑比较多,见招拆招。
断层弥补
运营篇
产品同学事情做的太多了,觉得不可思议,怎么事情这么多。公司难度最高的副本应该是产品,公司核心部门也是产品,产品出现事情,所有运营环节都会不稳定。明年想办法做一些支持和协防。
营销篇
成本控制不行,导量也不行,能力不行么?暂时没想到能提供支援的想法。
研发篇
设法从各个项目的不同中,找出共通点,实现公司内部研发项目的交流,点滴积累始于0。
美术篇
美术出活慢,大家都在等。提前三个月预定老艺术家的资源和灵感,如果三个月内没灵感,那就赶紧找外包吧科科。云渲染还是比较可靠的,可以引入日常工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