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很高兴看到你在8月30日(星期六)的立射练习后进行了及时的复盘。
室内温度约29-30度。当天的中率达到了42.5%(40支箭中17支),今天的成就是「见好就收」,最后聚精会神的四只箭全中。
核心技术问题:左手前臂被弓弦击打(打臂)。
这是本次练习中最值得警惕的信号。打臂现象反复出现,说明在“手之内”(Tenouchi)的构建或“引分”(Hikiwake)至“会”(Kai)的过程中,左臂的力线存在根本性错误。这不仅影响射击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更有受伤的风险,必须作为首要任务来解决。目前打臂的情况还是比较严重的。
体力与专注力衰减:长组数练习后半段表现下滑。
在每组8支箭的练习中观察到,尤其是在第三组时,前4支箭尚能控制,但后4支箭却“全部miss”,未能上靶。这清晰地表明,在当前的体力与专注力水平下,连续执行8次高质量的射法八节对自己而言负荷过高。身体的疲劳导致了姿态变形,精神的涣散则让“会”的品质无法保证。
战术调整:化整为零,保证单箭质量。
察觉到问题后,果断将每组8箭调整为4箭,这体现了弓道所强调的“気づき”(Kizuki - 觉察)。通过缩短练习单元,在体力与专注力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每一箭的质量。
根本性技术修正(下一步计划):
对过往的执念:“挣扎之前的训练记忆”。
过去的失误和不稳定的状态,会像幽灵一样盘踞在心中,干扰当下的每一次射击。够意识到这一点,并主动以“聚精会神和保持平常心”来对抗,请记住,每一箭都是全新的。射箭的当下,只有自己、弓、箭和靶。放下过去,也放下对未来的期待,专注于完成眼前的“一射绝命”。
对“好状态”的贪念(已克服):
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做到了“见好就收”。在状态正佳时,许多人会忍不住想“再多射几支”,试图将好感觉延续下去,或冲击更高的中率。这种“贪念”往往是破坏姿态、导致身心疲惫的开始。能够在此刻保持平和,接受“今天就到此为止”,不会在状态好之后还希望再加练或提升命中率,这是一种宝贵的自制力,是“平常心”的极佳体现。这比多中几支箭的意义要大得多。
技术瓶颈:反复出现的“打臂”问题。
目前,“打臂”是自己面临的最主要的长期困境。它像一堵墙,阻碍了向更稳定、更安全的射法迈进。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单纯追求中率和练习量,只会让错误的动作更加根深蒂固,形成恶性循环。
突破路径:从“重复”转向“钻研”。
所面临的困境,其突破口不在于“射得更多”,而在于“看得更清”。需要暂时从追求“中靶”的线性思维中跳脱出来,进入一个“修正姿态”的循环。